本篇文章1412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
【文章開始】
你有沒有照鏡子的時候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眼角爬上了幾條細紋?然后心里一咯噔,開始瘋狂搜索“去皺紋最有效的方法”?別慌,你不是一個人。但問題是,市面上產(chǎn)品那么多,憑什么用戶會選擇你寫的這篇軟文推薦的那一款?今天咱們就聊聊,怎么寫出一篇讓人看了就想下單的去皺紋軟文。
你寫“我們的去皺霜富含多種活性成分”……誰看???用戶只關(guān)心自己。你得先替他們喊出心里的焦慮。
比如這樣開頭:“才25歲,笑起來眼周就有干紋了?每天熬夜帶娃、加班趕工,皮膚松弛得比心態(tài)還快…” —— 這是不是比成分表更直接?關(guān)鍵就是:先共情,再賣貨。用戶覺得“你懂我”,才會繼續(xù)往下看。
寫軟文最怕光吹產(chǎn)品,卻不敢面對用戶的真實疑問。來,咱們模擬一下:
問: “真的能去皺紋嗎?我看很多產(chǎn)品吹得天花亂墜,用了根本沒效果!”
→ 答: 這時候別硬杠,可以先說“完全消除皺紋很難”,但緊接著強調(diào)“堅持使用至少28天(一個皮膚代謝周期),細紋會明顯變淺”——再加一個真人案例,比如“用戶@小美 反饋用了3周后,法令紋區(qū)域摸起來平滑了很多”。
重點:降低預期,但給出可實現(xiàn)的承諾。
問: “會不會很貴?或者有副作用?”
→ 答: 價格方面可以用“每天不到一杯奶茶錢”來淡化敏感度;至于安全,可以提“通過敏感性測試”或“無酒精添加”,但別說得太絕對,比如“絕大多數(shù)用戶反饋溫和不刺激”——畢竟每個人的皮膚狀況不同,對吧?
別堆術(shù)語!說什么“多肽復合物”“抗氧化矩陣”……普通人看不懂就直接劃走了。試試這樣:
把成分變成人話: - “積雪草提取物” → 說成“皮膚修復小能手,泛紅干癢時它能穩(wěn)住局面”; - “玻尿酸” → 直接比喻“往里層補水的海綿,捏一捏皮膚就嘭起來了”; - “維生素C” → 可以說是“熬夜臉救星,去暗沉一把好手”。
順便提一句,雖然這些成分協(xié)同作用能改善皺紋,但具體哪種成分對動態(tài)紋最有效,其實學界還在持續(xù)研究……不過話說回來,實際用戶反饋中,復合配方的產(chǎn)品滿意度往往更高。
有人喜歡讀故事,有人只掃重點。所以軟文別寫成一坨:
比如坦白說:“這款產(chǎn)品當然不是一鍵磨皮神器,但如果你有初老細紋、干燥卡粉的問題,它大概率能幫你改善很多……”
甚至可以說:“我們推薦它不是因為傭金高(事實上也沒多高??),而是復購數(shù)據(jù)確實擺在那兒?!?/p>
暴露一點“瑕疵”反而更可信:比如“它不適合極度油性皮膚,但混合皮和干皮閉眼入”。
軟文末尾別突然斷掉,要給明確指令: - “今天下單備注「抗皺指南」送按摩棒哦~” - “庫存只剩200件,上次活動3小時搶光…” ——但這些要寫得像朋友提醒,而不是冷冰冰的促銷彈窗。
【文章結(jié)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