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04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
【文章開始】
你是不是也這樣——手指懸在發(fā)布鍵上老半天,糾結初十這天該發(fā)點啥?文案怎么寫才不尬?別人都在發(fā),我是不是也得跟風?……別急,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聊聊這事兒,讓你不再為“初十發(fā)圈”頭疼。
先說結論:初十是個容易被忽略、但實際潛力不小的節(jié)點。為啥?春節(jié)長假剛過,大部分人已經復工兩三天了,節(jié)后綜合癥正上頭,情緒有點復雜——既有點疲憊,又帶著對新一年的隱約期待。
這時候發(fā)朋友圈,反而容易抓眼球。因為大家都在曬返程、曬開工,內容同質化有點嚴重。如果你能跳出這個框,反而容易突出。
不過話說回來,具體效果還得看你的好友構成。如果你的朋友圈里多是學生或者假期超長的朋友……那可能初十對他們來說還沒啥感覺。這個得你自己判斷。
最怕的就是硬扯“初十”這個話題,顯得特別生硬。那怎么關聯(lián)才自然呢?你可以試試這些角度:
數字“十”的寓意:十全十美、十拿九穩(wěn)……這些都是好兆頭,適合搭配新年目標、工作計劃或者新技能學習的打卡。比如:“初十,許個十拿九穩(wěn)的愿,今年要把瑜伽練出點名堂??♀?”
春節(jié)余溫:年還沒完全過完,尤其很多人家里還留著年貨。可以結合家宴、剩余年貨創(chuàng)意改造來發(fā)。比如:“初十清理冰箱,老媽包的餃子終于被我炸成了黃金煎餃!算成功了吧???”
復工狀態(tài)調侃:這個特別容易引起共鳴!帶點幽默感的自嘲,反而顯得真實可愛。比如:“初十,上班第三天,靈魂還在放假,身體在工位硬撐……有沒有同款?”
注意啊,這些只是方向,具體還得看你自己的實際情況。別為了發(fā)而發(fā),內容真實最重要。
光有文案不夠,圖也得搭好。幾個實用小技巧:
別看這只是個小動作,時間選對了,看到的人能多不少。一般來說:
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,最好還是看你自己的賬號平時什么時候互動率高。數據平臺可能顯示晚8點最好,但你的粉絲萬一都是早起黨呢?這個我也不敢下定論,具體機制可能還得看你賬號的長期數據。
除了應景,你還可以反其道而行——別人都在發(fā)“初十”,你可以發(fā)點“破十”的內容。比如:
“初十,但不想被‘十’限制??!新的一年,想嘗試點不一樣的,第一站:一個人去爬山??♂?”
這種反而顯得有想法,不隨大流。重點是要表達真實狀態(tài),比硬跟節(jié)日強。
記?。号笥讶κ欠窒砩?,不是倒情緒垃圾的地方。
一是自然,別硬扯關系;二是真實,展現(xiàn)你自己或者品牌的狀態(tài)。節(jié)點只是由頭,核心還是你怎么表達。
所以下次別再糾結了——有感覺就發(fā),沒感覺就跳過。質量永遠比數量重要!
【文章結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