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44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
【文章開始】
你是不是一看到朋友圈里有人發(fā)微商廣告,就立馬想屏蔽、想吐槽,甚至想直接拉黑?心里默默念著:“又是微商,煩不煩??!”
說實話,我懂。每天刷屏的產品圖、收款截圖、雞湯文案……確實容易讓人審美疲勞,甚至產生反感。但今天,咱們先別急著全盤否定。微商這東西,真的就一無是處嗎?我們反對的,到底是微商這種模式,還是某些微商的行為?
先來自問自答一下核心問題:我們反感微商,到底在反感什么?
是因為他們賣貨嗎?好像不是。淘寶、京東也在賣貨,但我們很少會那么反感。
仔細想想,其實大多數人反感的不是“微商”這個身份,而是某些微商的做法。比如:
所以你看,我們反對的,其實是那些不規(guī)范的、擾民的、甚至帶有欺騙性質的營銷行為,而不是所有通過微信做點小生意的人。
拋開那些讓人討厭的行為,微商作為一種商業(yè)模式,其實挺有意思的。
它本質上就是利用社交關系和人脈網絡來做銷售。這在過去叫“熟人推薦”,其實是一種很古老的信任經濟。只不過搬到了線上,規(guī)模變大了,速度變快了。
它的優(yōu)勢其實很明顯:
當然,問題也出在這里。因為門檻太低,什么人都能進來,所以魚龍混雜,亂象叢生。但這或許暗示是管理和人的問題,而不是模式原罪。
如果我們一棍子打死所有微商,可能會忽略了一些真正在努力做事的人。
我認識一個朋友,她代理一款小眾的國貨護膚品。她自己用了很久,覺得確實好用,才開始分享。她從不刷屏,發(fā)的都是真實的使用感受和客戶反饋。她花很多時間學習成分知識,給客戶做解答。她的客戶黏性很高,復購率也很高。
你說,她是微商嗎?是。但她可恨嗎?好像并不。她只是在用她的方式,經營一份小事業(yè)。
所以,關鍵不在于“是不是微商”,而在于“怎么做微商”。
不過話說回來,微商發(fā)展到現在,其實也在變。早期的野蠻生長階段確實留下了很多壞印象,但現在很多品牌和團隊開始注重規(guī)范化、專業(yè)化運營。
他們開始重視: * 選品和質量,不再是什么貨都賣。 * 培訓和教育,教代理如何正確發(fā)圈,而不是一味刷屏。 * 服務和售后,開始有了正規(guī)的流程。
當然,具體未來這個行業(yè)會自我進化成什么樣,其內部的具體獎懲和淘汰機制如何,我這個外人就不太清楚了。但這至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。
所以,下次再看到微商,或許我們可以先別急著劃走或開罵。
可以稍微分辨一下: - 他是在提供信息,還是在制造垃圾? - 他賣的東西,有沒有可能我真的需要? - 他這個人,是在經營事業(yè),還是在消耗人脈?
我們反對的,從來不是努力生活的人,而是那些破壞規(guī)則、消耗信任的行為。
理性判斷,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,才是應對這個復雜信息世界的最好方式。你覺得呢?
【文章結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