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82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
【文章開始】
你是不是也經常刷到那種——明明知道是廣告,卻還是忍不住想看完,甚至想下單的“文章”?
對,就是軟文。
但為什么別人寫的軟文像講故事,你寫的像硬廣?為什么別人的轉化率高到離譜,你的卻石沉大海?
其實背后,都是一些被驗證過無數次的“套路”。今天咱們就攤開來講,不帶任何保留。
先自問自答一個核心問題:軟文是不是就是隱藏很深的廣告?
是,但不完全是。
軟文的本質其實是提供價值的同時,悄悄傳遞產品信息。
比如說你正在讀的這篇,我如果開頭就說“快來買我的寫作課”,你早就劃走了對吧?但我先給你看點干貨,你再對我產生信任,甚至好奇我到底是干嘛的——這時候推廣信息再出現,就沒那么反感了。
所以軟文不是騙,而是用內容做糖衣,包裹那顆叫“廣告”的藥丸。
人們天生討厭被推銷,但從不拒絕獲取有價值的信息。
標題不好,內容再好也白搭。
幾種屢試不爽的標題套路:
不過話說回來,標題雖然重要,但也不能純做“標題黨”,不然讀者看完覺得被騙,反而會拉黑你。
軟文開頭最忌繞彎子。
最好是一上來就拋出個問題、講個短短的小故事,或者給一個驚人的數據(比如“90%的人其實都不會刷牙…”)。
這樣讀者一下子就能代入:
“這說的不就是我嗎?”
或者:
“啊?真的假的?我得看看?!?/p>
沒有人會分享一篇純廣告。
所以中間部分必須讓用戶有獲得感:
到這兒才是慢慢露出“廣告”部分的時候。
比如說你教了一堆寫作方法,然后可以補一句:
“這些方法都是我xx寫作課里第二章的內容,如果你想系統(tǒng)學…”
這樣就非常順,不像廣告像建議。
具體哪種類型的軟文最適合你的產品,可能還得看你實際試的效果。我也不能一刀切說哪種最好。
很多人覺得文筆好才能寫軟文,其實……真不是。
比起華麗詞藻,更重要的是:
所以哪怕你覺得自己寫作水平一般,只要會抓痛點、會聊天,就能寫軟文。
說到底,軟文寫得好,或許暗示你更懂人心。
它本質上是一場精心設計的“對話”——先給予再索取,先交朋友再做生意。
如果你能持續(xù)提供價值,讀者是愿意讓你“賺一點”的。
希望這篇能幫你理解軟文到底該怎么寫。下次寫的時候,別忘了把這些套路用起來。
【文章結束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