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44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說怪不怪?同樣拍雪景,有人發(fā)友人圈點贊不過百,旅行博主順手配段筆墨就能火出圈。客歲張家界某民宿老板在抖音發(fā)了個"屋頂積雪視頻",配文就八個字"雪落無聲,房價有請",當天咨詢電話被打爆。這雪花里頭啊,可藏著真金白銀!
先看組數(shù)據(jù)你就懂了:
范例 | 平均互動率 | 轉化率峰值 |
---|---|---|
純圖片 | 2.3% | 0.8% |
圖片+文案 | 7.1% | 4.5% |
雪景+故事 | 12.6% | 9.2% |
某東北滑雪場做過測試,統(tǒng)一張霧凇照片,配"銀裝素裹"四字轉發(fā)量200+,改成"老張頭在這摔了三年,今年雪道終于不硌屁股",轉發(fā)直接破萬??闯鲩T道了吧?雪景是殼,人情趣才算是核。
第一式:五感暴擊法
別光寫"雪好大",學學網(wǎng)頁4說的五感描寫:
某羽絨服品牌用這招寫的《零下30度生存指南》,在黑龍江賣斷貨,據(jù)說文案作者年初獎多拿三個月。
第二式:對比玩出花
看這組對比案例:
個別版 | 扎心版 |
---|---|
"雪后景區(qū)美如畫" | "保潔王姐清晨四點掃出的童話天下" |
"滑雪場全新升級" | "客歲在這摔哭的小孩,今年帶徒弟來了" |
"溫泉池熱氣裊裊" | "雪落頭頂三厘米,水下腳尖還翹著" |
重點在找反差,就像網(wǎng)頁6說的,雪景本身自帶純凈感,跟世間炊火一碰就炸。
第三式:埋鉤子技巧
教你三種留人套路:
長春某商場用第三招,三天集齊五千潛伏顧客,成本比地推低六成。
萬萬別踩這三個雷:
有個反面課本特逗:某雪鄉(xiāng)堆棧寫"這里的雪甜過初戀",終局網(wǎng)友都在問"你初戀是賣白糖的?"
近來發(fā)現(xiàn)個新趨勢——動態(tài)雪景文案。就像網(wǎng)頁7說的金字塔架構,當初風行把雪景故事拆成系列短劇。比如說第一天拍雪中足跡,配文"誰家狗子走丟了";第二天同角度拍足跡消逝,寫"原來是被狼追著練短跑";第三天雪地上畫個狗屋,標"專業(yè)避難所,掃碼入住"。這種連續(xù)劇式操作,粘性比單篇高五倍不止。
說到底,雪景軟文就跟堆雪人一個道理——雪是老天爺給的,但捏成啥樣全看手上功夫。下次你拍完雪景別急著發(fā),先面朝照片嘮五分鐘嗑,把那些細碎的感受記下來。保不齊哪個靈光一閃的念頭,就是下一個爆款文案的種子。對了,據(jù)說今年厄爾尼諾要來,雪季可能壓縮,各位抓緊時間練手?。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