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93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"為啥別人家的精髓液賣斷貨,你的視頻點贊不過百?是商品不夠好仍是鏡頭不會談話?"
客歲有個做國貨護膚的友人找我抱怨,拍了三個月抖音,非常好的視頻播放量才2萬。終局上個月她換了種拍法,單條視頻帶貨8.6萬,后盾咨詢擠爆客服系統(tǒng)。這事兒讓我想起個真事——某日本院線品牌入駐抖音7天賣出150萬,法門可不是砸錢投流。
新手最容易犯的錯,就是把商品仿單念成短視頻。來看兩組對比:
新手版 | 高手版 |
---|---|
"含90%二裂酵母精髓" | "熬夜星人救命站:倒半瓶抹臉比喝三杯黑咖提神" |
"溫和不刺激" | "敏皮閨蜜團實測:上臉像化開的雪糕不泛紅" |
"抗老緊致" | "法令紋橡皮擦!30秒看蘋果肌支棱起來" |
劃重點:日本品牌FAITH的小寶瓶精髓能賣爆,中心是把"生膠原蛋白"翻譯成"臉龐彈簧"。記著,成分黨要的不是化學(xué)公式,是能腦補出效果的人話。
1. 故事比參數(shù)管用
刷到過那條爆火的護膚品視頻嗎?女主清晨三點加班后敷面膜,鏡頭拍到窗外的玉輪緩緩落下。文案就一句:"最貴的護膚品不是瓶子里的,是敢關(guān)電腦的勇氣。"當(dāng)天批評區(qū)炸出2000條職場故事,連帶貨鏈接都被求著上。
2. 對比要玩心跳
韓國彩妝師鄭瑄茉的品牌做過個測驗:左臉用個別粉底,右臉用自家商品。在暖鍋蒸汽里拍對比,30秒視頻帶貨百萬。留意,別光拍測驗室數(shù)據(jù),要制造生涯化的極其場景——吃暖鍋、健身房暴汗、空調(diào)房吹8小時。
3. 閃開銷者當(dāng)主角
美國百年藥妝Gold Bond有個絕招:直播時把頸霜涂在手機支架上,讓受眾截圖測紋路深淺。終局三天賣斷貨,不是商品多神奇,是讓人以為自己在介入研發(fā)。
前幾天圍觀了個神操作:某國貨在視頻里"不小心"露出瓶身劃痕,批評區(qū)吵著要瑕疵品當(dāng)福利。品牌因勢利導(dǎo)搞"創(chuàng)痕版"預(yù)售,3000庫存秒光。這比直接打折高明在哪?閃開銷者以為自己在占便宜,而非撿便宜。
實操指南:
記得日本渡美怎么玩的嗎?依循達人粉絲膚質(zhì)定制商品組合,干敏皮推水乳,油痘肌推防曬,把批評區(qū)變成要求調(diào)研現(xiàn)場。
見過清晨三點的護膚品直播間嗎?主播頂著黑眼圈涂眼霜,突發(fā)狀況層出不窮:貓打翻精髓瓶、孩子哭著要媽媽... 數(shù)據(jù)反而比精致直播間高3倍。某跨境品牌試過保稅倉直播,集裝箱當(dāng)背景,邊打包邊講授,轉(zhuǎn)化率增強40%。
為什么真實感吃香?
下次試試點顆痘直播,就說:"望見沒?新長的閉口恰好試這款清潔泥膜。"
最后說點得罪人的大瞎話:
見過太多品牌把抖音當(dāng)電視購物拍,切實這屆潛伏顧客精得很。他們要的不是跪式服侍,是能一起吐槽加班的友人,是敢素顏見人的勇氣,是熬夜追劇的戰(zhàn)友。就像誰人把頸霜和女裝搭配賣的案例,三天清空庫存不是商品多厲害,是閃開銷者以為"這牌子懂我藏在衣領(lǐng)下的焦慮"。記著,在抖音賣護膚品,實質(zhì)是賣化解方案——不是治臉的方案,是治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