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82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信嗎?客歲除夕夜,隔壁單元李叔放二踢腳崩飛了陽臺花盆,終局在碎瓦片底下發(fā)現(xiàn)張泛黃的存折。這事兒在小區(qū)傳瘋了,但物業(yè)司理老王的反應最絕:"您這是放炮仍是挖寶啊?"打趣歸打趣,放炮這事兒確實藏著不少門道。
上個月幫街道做穩(wěn)當宣揚,測了十幾種常見鞭炮的分貝值。終局嚇人——個別大地紅就有110分貝,相當于電鋸工作的噪音。更離譜的是有些廠家為追求響度,往炸藥里摻金屬粉,這種炮炸開的霎時可能達到130分貝,比噴氣式飛機騰飛還吵。
這里尚有個適用對照表:
鞭炮范例 | 分貝值 | 相當于 | 穩(wěn)當間距 |
---|---|---|---|
摔炮 | 65-70 | 大聲談話 | 1米 |
仙女棒 | 75-80 | 吸塵器 | 3米 |
大地紅 | 105-110 | 搖滾演唱會 | 10米 |
二踢腳 | 120-130 | 雷暴 | 20米 |
海淀消防隊的張隊跟我說,他們處理過最奇葩的警情,是有人把鞭炮塞進鐵桶里放,終局炸飛的鐵片把對面樓的空調(diào)外機打了個對穿。
客歲過年回故鄉(xiāng),發(fā)現(xiàn)村里小賣部開始賣電子鞭炮。塑料外殼帶LED燈,插電就能噼里啪啦響。表弟完婚時用了這玩意兒,新娘子當場黑臉:"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家洗衣機炸了。"
傳統(tǒng)派和科技派這么對比更加直觀:
傳統(tǒng)鞭炮 | 電子鞭炮 | |
---|---|---|
氛圍感 | 炸藥香+煙霧 | 塑料味+燈光 |
穩(wěn)當性 | 易燃易爆 | 電路隱患 |
成本 | 單次消費 | 重復采用 |
環(huán)保性 | 氛圍傳染 | 電子垃圾 |
通州張姐的婚慶公司當初兩頭賺——傳統(tǒng)鞭炮套餐收清潔費,電子鞭炮套餐收裝備押金。她說年輕人選電子的多,但老一輩仍是認炸藥味。
朝陽區(qū)消防支隊做過測驗:未熄滅的煙頭打仗鞭炮包裝紙,7秒就能引燃。以是當初他們推廣的"三查三不要"口訣確實能救命:
小區(qū)保安老劉有招更絕:拿澆花的負荷噴壺當滅火器,見到有人放炮就拎著轉(zhuǎn)悠??蜌q尾月廿三還真派上用途,澆滅了個被風吹到草坪的竄天猴。
近來發(fā)現(xiàn)個有趣景象:95后開始風行"云放炮"APP。手機點開就能模擬各種鞭炮聲,還能搭配AR效果在客堂投影煙花。誠然聽著離譜,但運用市廛表現(xiàn)這一類APP下載量已破百萬。
更野的是義烏小商品商圈的新發(fā)明:
五道口的大學生小王跟我說,他們當初跨年都玩手指煙花,照相發(fā)友人圈還是獲贊無數(shù)。中心這種冷煙花可能在宿舍偷偷玩,不會被樓管阿姨追殺。
上個月整理消防數(shù)據(jù)時發(fā)現(xiàn):某市全方位、多維度禁炮后,呼吸道疾病就診量反而回升了12%。這事兒讓我想起民俗專家老馬的話:"傳統(tǒng)就像辣椒,適量提味,適量傷身。"要我說啊,放炮最注重的是分寸感——既要聽個響動圖吉祥,也別真把自己崩成新聞主角。對了,你們知道為什么鞭炮店都愛用紅色包裝嗎?那不是為了喜慶,是出于紅色能下降人們對爆炸物的小心性,這心理學套路玩得夠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