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480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
【文章開始】
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?——刷手機的時候,明明知道那是廣告軟文,可手指還是不受控制地點進去了。為什么?八成是那個標題寫得太勾人了。它沒直接說“買我的產品”,而是講了個小故事,或者拋了個讓你心癢的問題。這種標題,就是“敘事式軟文標題”,它不像傳統(tǒng)廣告那么硬,反而像朋友聊天,輕輕松松就把你帶進去了。
簡單來說,敘事式軟文標題就是用講故事的方式寫出來的標題。它不直接推銷,而是通過情景、人物、沖突或者懸念,讓你產生好奇或共鳴,然后自然而然地想了解更多。
舉個例子吧。比如你賣的是助眠產品,普通標題可能是:“XX助眠儀,讓你快速入睡”。而敘事式的可能會寫成:“連續(xù)失眠30天后,我做了一個小決定,第二天居然睡到了天亮”??闯鰜聿顒e了嗎?后者有故事感,有“人”在里面,有轉折和結果——讀者會想:“什么決定?我也想知道!”
嗯……好問題。其實這跟人的大腦喜好有關。我們天生就愛聽故事,故事比干巴巴的信息更容易被記住和接受。所以敘事式標題往往:
不過話說回來,也不是所有產品都適合強行講故事,有時候硬套反而會顯得假,這個得注意。
好了,來到重點部分:怎么寫?我總結了幾種常見又好用的方法,你可以直接拿去用。
1. 用“誰+發(fā)生了什么+結果”的結構 這是最經典的故事框架,把人物、事件和轉折點放進去,清晰又有力。 案例:“一個普通寶媽,做小紅書3個月,賺了5萬元。” → 你看,人物(寶媽)、事件(做小紅書)、結果(賺5萬)全有了,想不點開都難。
2. 提問式敘事:幫用戶問出心里話 比如:“明明很努力,卻還是存不下錢?可能你忽略了這三點。” 這不是純粹提問,而是隱含了一個故事:“你努力-但存不下錢-然后有解決方法”。很多人正卡在這個故事的前半段,當然會想點進去。
3. 挑戰(zhàn)/逆襲型敘事 這類特別適合做勵志、成長、產品見效類內容。 案例:“從被全班嘲笑到保送北大,我只用了兩年。” 逆襲故事天然帶著情緒和沖突,非常吸引人。
4. 揭秘型:“原來別人都在偷偷做…” 人類天生有好奇心,特別是關于“別人在做什么我不知道的事”。 比如:“原來身邊年薪50萬的人,都在悄悄培養(yǎng)這個習慣?!?是不是就想知道是啥習慣?
雖然敘事標題好用,但翻車的也不少。注意避開這些常見問題:
具體怎么寫才能精準戳中用戶興趣……這個可能需要多測試幾次才能把握準。
在下筆發(fā)布前,建議你先快速自檢:
如果都是“是”,那就放心發(fā)吧。
其實寫敘事式軟文標題沒什么神秘,多觀察、多模仿、多練習,慢慢你就會找到那種“講故事”的感覺。有時候靈感就在生活中,你經歷的某件小事,或許就是一個爆款標題的源頭。
記?。?strong>好標題不是你說了多厲害,而是讓用戶覺得和自己有關。
【文章結束】